焦點要聞:呵護孩子眼睛,許一個“光明”未來
(相關資料圖)
原標題:呵護孩子眼睛,許一個“光明”未來
“戶外活動減少、電子產品不離手、課業(yè)負擔繁重、近距離用眼……”如今,兒童青少年視力普遍下降的問題,已引發(fā)社會重點關注和思考。
日前,教育部辦公廳印發(fā)《2023年全國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重點工作計劃》(以下簡稱《計劃》),全面部署年度全國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重點工作計劃。其中特別指出“要將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總體近視率和體質健康狀況納入政府績效考核”。這一表述,將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將防控近視與落實“雙減”政策有機結合起來,同時落實學生健康體檢制度和每學期視力監(jiān)測制度,是有效預防的第一步。據國家衛(wèi)健委調查顯示,2022年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3.6%,其中6歲兒童為14.5%,小學生為36%,初中生為71.6%,高中生為81%。而近年來兒童青少年近視發(fā)病年齡出現明顯提前趨勢,也更加讓人擔憂這一群體整體身體素質的下滑。
保護孩子的眼睛,這是一項系統工程,單靠家長或者學校,很難有大的成效。很多家長無暇顧及,孩子或沉迷游戲、或養(yǎng)成了用眼陋習,一時間很難改變。而“唯成績論、過度追求升學率”在某些學校愈演愈烈,教育焦慮壓得各方喘不過氣。《計劃》強調“嚴禁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片面以學生考試成績和學校升學率考核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對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連續(xù)三年下降的地方政府和學校依法依規(guī)予以問責”,這或許是把孩子們從繁重作業(yè)拉到自然的一種有效方式,之后的關鍵在于理解和執(zhí)行。
就目前而言,既要在保障教學的基礎上,減少學生對電子產品的依賴,也要多帶領孩子們到戶外開展活動。多一些自然光線的照射,少一些燈光、電子產品光線的干擾,輔以良好的用眼習慣,孩子的視力才能慢慢好起來。呵護好孩子的眼睛,讓他們有一個“光明”的未來,需要政府、學校、社會各方面參與,不僅要形成一個多系統、立體化的防治體系,還要能長期堅持下去。
或許會有人認為,近視并沒什么大不了,不管是通過配眼鏡還是做手術,都能解決。其實不然,若過早發(fā)生近視,孩子未來出現高度近視的可能性甚至致盲風險都大大增加了。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小眼鏡”越來越多,就意味著身體素質出現下滑。兒童青少年教育,需要“野蠻其體魄”。有專家曾這樣表述:孩子一出生,其實就是“遠視眼”,但近年來近視不斷推前年齡關口,讓這種“遠視儲備”被消耗了。在我看來,政府和教育部門要有“遠視”思維,這樣,兒童青少年的近視問題才能慢慢得到有效解決,才有可期許的“光明”未來。
總體來說,近視可“防”可“控”。認識到近視對兒童青少年的危害是一方面,把近視問題當成教育問題甚至社會問題去綜合考量并付諸實踐,是另一方面。影響兒童青少年視力的外部因素有很多,可以先聚焦主要矛盾,比如把沉迷游戲、繁重課業(yè)等難題各個擊破,逐漸打破近視防控工作的重重阻力。這樣,孩子眼睛的負擔才能逐漸降低,視力才能慢慢恢復,廣大兒童青少年才能看得更遠、走得更穩(wěn)、成長得更好。(陸玄同)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