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朔門古港遺址,入選2022年度浙江考古重要發(fā)現!
12月17日至18日,由浙江省文物局指導,浙江省考古學會主辦的2022年度浙江考古重要發(fā)現在杭州揭曉,溫州朔門古港遺址入選。
溫州朔門古港遺址位于鹿城區(qū)望江東路東段,地處溫州古城北大門“朔門”之外。2021年10月,該遺址在配合望江路下穿工程項目考古前置工作中陸續(xù)被發(fā)現,主要遺跡有古城水、陸城門相關建筑遺存、成組碼頭、浴所、木構棧道、干欄式建筑、水井等,并出土了沉船2艘,以及數以10噸計的瓷片和形式各樣的漆木器等重要遺物,各類遺存年代跨度從北宋延續(xù)至民國,尤以宋元為主。
(相關資料圖)
楊冰杰 攝
專家認為,朔門古港揭示的遺址群,集齊各大要素,遺跡全,規(guī)模大、體系完整、內涵豐富,為國內僅有、世界罕見,實證了溫州港是我國古代重要的海絲節(jié)點。與此同時,從本次考古發(fā)現中可見,朔門古港以溫州古城為依托,港口優(yōu)良且不易淤積,城址、港址近1700年來基本不變;古港與世界100座歷史文物燈塔之一的江心嶼雙塔隔江呼應;宋代造船場位于西側郭公山麓;海神信仰方面,海坦山頂原建有海神廟、楊府廟,山麓有平水王廟;加上成群碼頭、2艘福船、官用棧道、成片浴所……
這些考古成果,也為研究古代溫州城防、水利工程、生態(tài)環(huán)境以及生產生活、商貿交流等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和科學的分析數據,是我國城市考古和海洋考古的重大發(fā)現和顯著成就。
歷年來,溫州都有哪些考古項目入選,一起來看看↓
2021年度浙江考古重要發(fā)現
溫州子城遺址
2021年10月下旬至12月中旬,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溫州博物館聯合對鹿城區(qū)廣場路康寧小區(qū)地塊進行考古勘探,發(fā)現了溫州子城西城墻、護城河兩側駁岸及各時期建筑遺跡。
該地塊位于子城西南角,一直為官署重地。本次考古勘探共布設有東西向探溝2條、揭露面積565.5平方米,揭露的始建于五代吳越國時期夯土城墻由夯土墻體及兩側包磚(石)墻構成,墻基厚度約9.1米。夯土以青泥與黃泥相間夯筑,外包墻保存較差,部分墻段的包墻已不存。跡象顯示早期的包墻使用青磚,后期維修時多以塊石包砌。另外,在北探溝發(fā)現了穿過廢棄城墻的排水溝。子城內還發(fā)現了官署遺址,距離子城墻約7米。子城護城河為溫州首次揭露,河道寬27-35米,兩側皆有石砌駁岸。
2020年度浙江考古重要發(fā)現
永嘉馬鞍山元代龍泉窯遺址
馬鞍山窯址位于永嘉縣三江街道南岙村馬鞍山南麓,西距楠溪江約1.5公里,南距甌江約4公里,在其北側不過500米處即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坦頭窯址。
2020年4月,為配合杭溫高鐵建設,溫州博物館聯合永嘉縣文物館對永嘉馬鞍山窯址進行考古發(fā)掘工作,揭露面積近230平方米,揭露出龍窯1處(不同時期窯尾3處)、儲泥池1處。
馬鞍山窯址年代為元代中晚期,產品特征與龍泉東區(qū)窯場較為相似,產品類型包括盤、碗、洗、高足杯、爐、小口罐、粉盒等。在蘇太倉樊涇村元代遺址和福建平潭大練島元代沉船中發(fā)現了與馬鞍山窯址相似的雙系小口罐,故推測馬鞍山窯址也有部分產品為外銷瓷器。
2019年度浙江考古重要發(fā)現
溫州市藤橋鎮(zhèn)嶼兒山遺址考古發(fā)掘
嶼兒山遺址位于鹿城區(qū)藤橋鎮(zhèn)上寺西村周師灣自然村北部,是一座孤丘型的聚落遺址,海拔20米,分布面積約5000平方米,本次發(fā)掘700平方米,確認為新石器時代晚期好川文化的一處小型墓地和聚落遺址。
本次發(fā)掘主要發(fā)現新石器時代的長方形土坑豎穴墓16座,隨葬品29件,以豆、缽、圈足盤等陶器為主,另有少量玉、石器;清理灰坑、柱坑等聚落類遺跡76個,大致構成4組東北-西南向的長方形建筑;揭露“木骨泥墻”類紅燒土廢棄堆積1處,面積約10平方米。遺址出土大量陶片標本,可辨器型主要有釜、鼎、罐、缽、豆、圈足盤、壺和紡輪等,石器270余件,以鏃、錛、鉞最為常見,玉器發(fā)現有錐形器、鐲和紡輪等共計4件。西北邊坡區(qū)域還清理了漢六朝磚室墓4座,出土環(huán)首刀、罍、盤口壺等各類隨葬品30件。
2018年度浙江考古重要發(fā)現
永嘉甌北丁山漢六朝墓群發(fā)掘
2018年5月至9月,為配合104國道溫州西過境甌江特大橋工程建設,溫州市文物保護考古所、永嘉縣文物館聯合對甌北街道丁山工地古墓群進行了發(fā)掘。
本次發(fā)掘共清理漢六朝墓59座,出土陶瓷器、銅器等各類器物200多件。墓葬多數選址于向陽的東、南坡,且大體呈三組排列。墓葬平面多呈刀形和長方形,少量凸字形墓。墓磚紀年有“咸康”“咸和”“寧康”等十余種。M13還出有6塊畫像磚。本次發(fā)掘是浙南地區(qū)近年來發(fā)現漢六朝墓群數量最多的一次,隨葬品以青瓷器為主,另有金、銀、銅、鐵、玻璃等質地文物。
2017年度浙江考古重要發(fā)現
永嘉坦頭唐代甌窯遺址
永嘉坦頭唐代甌窯遺址位于永嘉縣三江街道龍下村,這里是楠溪江入甌江口,也是甌窯的重要分布區(qū)。坦頭窯址是唐代甌窯遺址中極具典型性的窯址。在此次考古挖掘中,揭露出龍窯爐以及豐富的作坊遺跡、祭祀遺跡,出土了大量高質量青瓷器、各種類型的窯具等。
永嘉坦頭唐代甌窯遺址出土標本是甌窯的重要窯場,甌窯是浙江乃至國內的重要窯場之一,也是最早出現在文獻中的窯場。
2016年度浙江考古重要發(fā)現
溫州蒼南海防城址勘探
蒼南是明代浙南沿海的重要防區(qū),有著完整的海防體系,境內有金鄉(xiāng)衛(wèi)城、蒲壯所城、壯士所城、白灣堡、小岙堡、方城底等多個城堡遺址。其中蒲壯所城、壯士所城、白灣堡和龜峰巡檢司遺址,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溫州的陸域面積小于海域面積,歷史上倭寇海盜猖獗,海防建設自然是重中之重?!昂7莱侵房碧健表椖勘闶菍γ髑鍟r期溫州海域防衛(wèi)的探索與展示。該項目主要包括同一文保單位(即蒲壯所城)內三座城址的勘探。其中重點是對壯士所城進行考古調查和勘探試掘??脊湃藛T清理了局部門址、跑馬道、登階遺跡、排水系統(tǒng)、井狀坑等重要遺跡,出土了擂石、石柱及磨盤,龍泉窯碗、盤類瓷片,陶缸殘片等遺物,揭示了城門結構、馬道和部分軍事設施布置情況,為明代海防城防布局研究提供了珍貴的實證資料。
2015年度浙江考古重要發(fā)現
溫州古城址
溫州古城址包括羅城和子城。羅城(又稱郭城、府城)始建于東晉太寧元年(323),在上世紀二十至四十年代,城墻被陸續(xù)拆毀。華蓋山城墻遺址即溫州羅城的一段,2015年揭露宋代磚砌城墻長14.8米,外側發(fā)現有明代石砌護墻。子城為吳越王錢镠之子錢元瓘所建,史稱“錢氏子城”,始建于五代后梁開平元年(907)。譙樓西側地塊揭露出上下疊壓的三期遺存。
早期遺存包括五代時期的子城古譙門址、城臺、城垣、馬道、排水溝等遺跡,毀于元初。元末,方明善據溫,譙樓復建,位置東移。晚期城墻即當時所建的譙樓西邊墻,不久即毀。明代中期,兩期城址被后建的道觀玄壇殿所疊壓。
來源:溫州發(fā)布
資料:溫州日報、市文廣旅局、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記者:程瀟瀟
編輯/一審:周斌杰
二審:劉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