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球速看:中國的對外開放,是與世界的價值觀共振
【資料圖】
原標題:中國的對外開放,是與世界的價值觀共振
為期三天的中國發(fā)展高層論壇2023年年會于27日閉幕后,緊接著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于28日拉開序幕。來自各國的高級政要、國際機構負責人和世界500強企業(yè)的首席執(zhí)行官在這幾天密集到訪中國,對中國經濟的強烈期待和加強對華互利合作的迫切意愿不言而喻。兩大高層級論壇一南一北,火熱的氛圍貫穿了整個中國,也為寒風中的全球經濟帶來了春天的暖意。
中國發(fā)展高層論壇主要面向大型跨國企業(yè),今年的主題是“經濟復蘇:機遇與合作”;博鰲亞洲論壇則更多邀請各國政要參與,今年的主題是“不確定的世界:團結合作迎挑戰(zhàn),開放包容促發(fā)展”。兩場論壇都突出了“合作”這一關鍵詞,并得到外界的積極回應。盡管國際形勢陰云不斷,但它終究遮不住要開放不要封閉,要合作不要對抗,要共贏不要獨占的共同心聲,這將有力地對沖當前出現的諸多不確定性,為這艘人類社會命運與共的巨輪增加穩(wěn)定錨。
目前國際政治環(huán)境、經濟環(huán)境的多變性和復雜性前所未有,在東西方國家中都出現了如高通脹、高債務、經濟增長緩慢以及能源、糧食危機等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國家希望能夠找到一個維持經濟可持續(xù)增長的合作空間。此前,G20巴厘島峰會已經證明合作是可以實現的,盡管脫鉤斷鏈、“友岸外包”等論調仍蠢蠢欲動,但全球團結合作尋求經濟復蘇的大勢頭是不可抵擋的。世界需要的是把這份希望團結起來,合成一股勁兒,讓最大范圍內的國家參與,努力不讓任何一個國家掉隊,中國正是其中的最大推力和確定性因素。
世界把目光投向中國,中國也張開雙臂擁抱世界,這樣的良性互動一直在持續(xù)并且不斷深化。兩大論壇的舉辦再次證明了這一點。過去10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超過30%。據IMF的預測,今年中國將貢獻全球經濟增長的三分之一,中國的GDP增速每提高1個百分點,就會使其他亞洲經濟體的平均GDP增速提高0.3個百分點。此外,美歐銀行近來不斷“爆雷”,金融危機風險一步步逼近,但中國沒有明顯的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的壓力,貨幣政策具有較大的回旋余地,中國經濟金融穩(wěn)定也將為動蕩不安的國際金融市場提供正的外溢效應。
大型跨國企業(yè)作為全球化最活躍也最敏感的觸角,它們的動向尤其具有代表性。我們注意到,有不少美國媒體很關注蘋果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庫克在中國的行程,并同時提到幾天前TikTok首席執(zhí)行官周受資在華盛頓受到的“截然不同的待遇”。在中國,庫克“發(fā)表了樂觀的講話”,“受到熱烈歡迎”,他將蘋果公司與中國的共同生長描述為“我們雙方都樂見其成的一種共生關系”。而在美國,周受資受到的數小時詰問則是“充滿政治動機的嘩眾取寵”。這樣的對比顯然十分強烈。
這更顯示了,合作在當下有著迫切的現實意義。正是因為有人不斷給它制造阻力,所以世界更需要形成強大合力予以克服和糾正。它需要來自各方的共同努力。中國始終站在和平、發(fā)展與合作的一邊,從黨的二十大到全國兩會,再到這次的兩大論壇,中國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信號無比強烈,跨國企業(yè)將在這片土地上感受到“一家人”的溫暖。這會反過來推動國際社會對脫鉤斷鏈的警覺與抵制。實際上,挑戰(zhàn)越是艱巨,抵抗它的合力就會越發(fā)強大,這是和平與發(fā)展的強大內生動力所決定的。
兩大論壇的舉行,不僅是中國在經濟領域與世界的雙向奔赴,也是中國價值觀與國際社會的一次共振和共鳴。從全球發(fā)展倡議,到全球安全倡議,再到全球文明倡議,世界與中國的互動早已超越經貿層面,中國的價值理念落地生根,并且正在結出碩果。它所形成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出現在兩大論壇的會場上,也出現在跨國企業(yè)與中國的熱切互動中,未來更會出現在世界各個角落。(環(huán)球時報社評)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