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家園:來勢洶洶卻不盡人意 以人性的寫照為切入點靠著喪尸上位不太行
繼網飛瞄準亞洲市場后,接二連三做出了許多部,有著共同特性的題材劇,像泰國的《絕境島》,到去年金成勛的《王國》,還有今年佐藤信介的《彌留之國》。
而在今年,喪尸題材成為了韓國影視圈的熱潮?!陡叫?》的上映,還有趙一亨指導的《活著》,備受韓國國民矚目。顯然,他們對喪尸系列充滿熱情。
上周,《甜蜜家園》以首集燃爆出現在我們視野里。其改編自韓國同名人氣漫畫《Sweet Home》,由漫畫家金坎比和編劇黃英璨聯手創(chuàng)作,二人是以驚悚類漫畫成名,曾聯手作有《不肖子》、《豬圈》,與該作被稱為“恐怖主義三部曲”。每部作品均以人性的寫照為切入點,令讀者們對其引入深思。
2017年,《家》(漫畫譯名)在NAVER漫畫平臺開始連載,憑借新穎的怪物角色和強烈的懸念,曾一度占據NAVER漫畫首榜,評分持續(xù)高達9.96。
該劇講述了一位厭世少年在搬到一棟破舊的公寓之后,遇到了各種驚悚駭人的變異怪物襲擊,并與公寓里的其他居民為生存而展開末日求生的故事。
這部作品與其它喪尸題材的不同之處在于,怪物并不是通過病毒所感染,而是來自人類內心的欲望和執(zhí)念。他們形態(tài)不一,都是因為不同的內心欲望所受到了影響。
比如,為了身材而節(jié)食的女人,怪物形態(tài)是需要不斷進食的喪尸;失去女兒換上精神疾病的母親,怪物形態(tài)是巨型的腹中胎兒;禿頭家暴的超市老板,怪物形態(tài)是毛發(fā)旺盛的長毛怪。
第一集直接進入主題的確很快,角色稍作了改動和增添了原創(chuàng)內容,從幾個主要角色塑造上來講沒有太大的影響。可是隨著后期人物增多,時間的限制,就都變成了功能性的串場。
這也導致了這部漫改劇有兩個較為致命的問題。
首先,導演明顯是著重于畫面及故事本身的節(jié)奏,將原本“因為人心欲望所催生”的定義,勾勒的非常意向化。
而原作漫畫中,最精彩的部分就是將“家園”里的每一個人的渴望、不滿足、痛苦,以喪尸演變的形式,展露引人深思的議題。
特別是作為群像片,其特點就是人物與劇情相輔相成,各自出彩,圍繞劇作主旨來鋪墊推進故事發(fā)展。原作本身題材新穎,大量的內心獨白,讓各個角色背后的故事變得容易理解,這是漫畫的特點,也是優(yōu)勢。
而在《甜蜜家園》的劇集中,既沒有把每個剖面映射出來,也沒有做好多線并行的敘述。
其次,男主的塑造沒有原作漫畫中描繪的純粹且深刻。車賢秀原本是個有著幸福家庭,自身成績優(yōu)異且善良助人的高中生。結果因為在學校里遭到了同學的霸凌,父母權衡利弊后的態(tài)度,讓他對人生充滿絕望。
既然是作為主軸故事,就要清晰地穿插敘述。主角本身的特質,主角的欲望是何,主角又是通過什么最終有所轉變,這些在劇集中都沒有明確解釋。
驚悚、刺激是沒得可挑剔,但就是太過于直白敘述。
一部有很多隱喻的故事,卻沒有往隱喻方向誘發(fā),更在意的是節(jié)奏把控,這是我所認為較為失敗的部分。說白了,把每集掐頭去尾一下,看看你們能否還獲得的到更多情緒。
當然,《甜蜜家園》的亮點是有的。
校園霸凌。韓國影視一直在反映現實社會的誠意上,做得相當極致,今年也出了不少像《梨泰院class》、《人間課堂》等不乏夾雜這類命題的劇集。
在劇中,導演通過人設的變動,把這些現象給了我們加以解讀的視角,即便是沒有原作漫畫中看起來有厚重感,但也好在渲染的氛圍效果極佳。
除此之外,導演李應福曾執(zhí)導過《陽光先生》、《鬼怪》、《太陽的后裔》,因此該劇從籌備初期就備受期待。網飛更是下血本,光是單集成本就用了30億韓元的耗資,有著《怪奇物語》《復聯》特效團隊的加盟,高潮戲和靜默場面,從視覺沖擊上來說可謂相當飽滿。
最后補充一點,很多人看了原著漫畫后表示今坎比的作品很小家子氣,李應福的漫改則在這基礎上特別擴大了世界觀。
關于這個看法,其實原作漫畫就是將重點放在“人類的欲望”問題上,甚至到了最后所有人都沒有出過家園的范圍。而改編劇集,能看出導演想要將喪尸與政治兩條線融合在一起,不過整部劇僅僅在末尾給了觀眾一個留白,甚至連吸引眼球的懸念都沒有留下,有點可惜。
這種創(chuàng)新一旦成了空白,就會步入《太陽的后裔》的后塵。反之,則會給整部劇帶來別樣的意味,這是需要導演和編劇,認真且扎實的能力。
對《甜蜜家園》保持好奇心的態(tài)度可以有,但沒有像那些影評人說得可以堪比《王國》,迷你版《生化危機》那樣超神。
從我個人整體看下來的觀感上來講,怪物沒有看夠,人性問題也沒深入到位,不上不下的狀態(tài),令人尷尬。
當然,如果有時間,我推薦大家還是去看下原作漫畫,里面一氣呵成的敘述,還有很多枝節(jié)都在其中給出各位想要的答案。